刑天衣
[img]http://i.imgur.com/jaFT1nS.jpg[/img] 知道什么是刑天吗?就是古时候传说刑天的头被砍了,但是生命力旺盛,战斗和反抗的精神不灭,于是他身体中间又长出了眼睛和嘴巴取代头部的功能继续驰骋于战场。由于看起来很古怪,又是和黄帝对立,所以常被视为神话中的反派。但他的勇猛和悲剧性也很使人尊敬,所以也被奉为战斗之神。黄帝用昆吾剑斩去其首之后怕他复活,就把他的头颅埋在常羊山里,不过黄帝的恐惧也算是仍旧成真了,因为刑天即使没有脑袋也还是站了起来。毕竟刑天是传说中的存在,因此关于他也是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例如刑天舞干戚就另有形夭无千岁的版本,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维基百科或百度等等。[img]http://i.imgur.com/AIC3n8F.png[/img]
《山海经》之《海外西经》记载: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img]http://i.imgur.com/lklPpE6.jpg[/img] 不只经典会产生诠释,诠释也会片面地衍生出诠释,突显了文字语言符号也会自我产生意义的现象。而经典几乎无法不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表现,因此文字语言所存在的流动性,也使得经典的呈现,或者说读者解读经典的过程,都必然陷入一个言不尽意的难局。
——解昆桦,〈是述而不作?还是借述而作?〉
刑天传说的由来,可追溯到《山海经》中的记载: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海外西经〉
这则离奇的故事,与《山海经》中记载的各种缺脚断臂的族裔相比,确实有其独特性。何也?因为这则传说,突显了上古时期部落间征战、残杀的血腥场面。刑天本非人名,刑者,斩杀也;天者,头颅也,刑天就是「斩首」的意思。刑天身首异处后,竟然还能「操干戚以舞」,较之西方的无头骑士传说,亦毫不逊色。
晋朝的陶潜在读了这则故事之后,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
陶潜此诗写成后,「刑天舞干戚」一词,因传抄错误而有「刑天舞干戚」与「形夭无千岁」二说,颇有三豕渡河的意趣。究竟孰是孰非?读书人们还为此打过一场笔战,至今未休。
北宋宣和六年,曾纮于《陶靖节集》后作跋,提出了他的看法:
渊明读山海经诗有「形夭无千岁,猛志固有在」之句,竟莫晓其意,后读《山海经》云:「刑天,兽名也,好衔干戚而舞。」乃知五字皆错。形夭乃是刑天,无千岁乃是舞干戚耳,如此乃与下句相协。
南宋时,周必大(1126-1204)于《二老堂诗话》书中提出反驳。他认为:
余谓纮说固善,然靖节此题十三篇,大概篇指一事。如前篇终始记夸父,则此篇恐专说精卫衔木填海,无千岁之寿,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耶?
清中叶之际,陶澍(1779-1839)重刊《陶靖节集》,他倾向曾纮之说:
既云夭矣,何又云『无千岁』﹖夭与千岁,相去何啻彭殇?恐古人无此属文法也。
民初,鲁迅于《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文中,采用「刑天舞干戚」的说法,以此来证明陶渊明「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而存在「金刚怒目式」的风格。然而,郭沫若于晚年写的《读诗札记四则》,却赞成周必大的看法,他说:
这样明白晓畅的诗,宋人曾却于节外生枝,谓「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其上下文不相贯,遂把「形夭无千岁」校改为「刑天舞干戚」。后人视为定论,刻本径改原书,这是一件很奇怪的公案。
孰是?孰非?各自言之成理,互有胜负。一条无头公案,竟争论了千年,也真是古今奇观了。昨日夜里,那位「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刑天神托梦给我,要我转告世人:
唉呀!你们这些书呆子都错了,我是在跳肚皮舞给天神看呢!
GM回复:
[color=red]{:5_146:}痛衣罢了,海爷这表情也是绝了[/color] 痛衣[xiao] [se][se][se]页:
[1]